网易汽车9月8日报道
过去几年,中国车市在新能源和智能化两条主线上不断加速,但在“硬派越野”这条分支里,它往往被视作情绪消费、符号产品。
硬派越野自带粗壮轮胎、涉水深度、翻山越岭的想象力,很少出现在城市地库、写字楼停车场,或者家庭主驾的决策清单上。
而东风猛士,想在这个维度上开辟一条新路。
继首款车型猛士917上市之后,猛士发布了第二款车型猛士M817。相较于猛士917的高门槛和高成本,猛士M817有更清晰的产品定义,也有更明确的市场目标。
“这个市场的容量不大,我们是拓荒者,得先自己证明这个市场可以做。”东风猛士科技总经理CEO曹东杰说。
上市首小时,猛士M817即收获万张小订单,锁单达3700台,工厂紧急增产,一线销售端几乎没等营销动作就“先爆了”。
猛士M817不是对猛士917的简单延续,它背后代表的是猛士品牌路径的全新思考,也代表了越野车品类一次全新的自我定位。
在成都车展现场,猛士猛士M817成了最热闹的展台之一。
“确实超出预期。”曹东杰没绕弯子。猛士M817不是凭空爆红,而是东风在越野车赛道上多年布局、精准调研的结果。
在猛士内部,猛士M817并不是一个完全意义上的“新项目”。它的设计思路,早在猛士917发布之初就已经立下。
2022年,猛士以猛士917开局,凭借“军转民”的强大实力定义了新能源越野的开创者形象。但猛士917定位极高,强调性能堆满,设计为小众极限用户而生。尽管收获声量,但消费门槛太高,无法真正“铺开”。
到了猛士M817,猛士的逻辑不再止于越野场景。虽然依旧强调豪华、硬派、技术底子,但团队从一开始就设定了明确目标:这款车得“真能开出去”。既能进地库,也能跑无人区。既能做生活用车,也能当越野图腾。
曹东杰复盘说:“我们的团队花了半年走访上万名用户,听到最多的,不是‘要多猛’,而是‘能不能进地库,能不能让家人也能开出去’。”
于是,猛士给这款车设了三个关键词:“可城、可野、可远方”。这套定义背后,是对越野车消费群体的升维——不再是越野发烧友,而是希望拥有“多一种选择”的城市用户。
目前市面上和华为合作的车企超过20家,如何才能既保留本身特色又要脱颖而出?
答案是重新定义新赛道。
猛士和华为双方合作共同开创了“智能越野”这一新物种,并立志要做到“世界第一”。
“我们本来就有越野的基因,有东风猛士、军车的传统,这是我们独一份的底子。但我们要用智能,把这种能力普惠给更多用户。”曹东杰提到。
与华为的合作,从一开始就是以“联合定义”而非“标准集成”为出发点。
猛士M817最鲜明的标签是“全栈华为”。从乾崑车控、鸿蒙座舱,到ADS 4(参数丨图片)自动驾驶、车云与鲸鳍通信,几乎覆盖了智能汽车的全链路。
曹东杰本人甚至亲自做了测试:“我从武汉出发,全程ADS 4自动驾驶,一口气开到成都,基本零接管。高速路段非常轻松。”
除了智能,猛士也在动力、底盘与安全结构上延续自家传统优势,让车辆实现“全域通达”。
它在猛士917的基础上,将底盘全面铝合金化,采用锻铝摆臂、铝合金副车架,降低簧下质量的同时,提升高速与越野稳定性。悬挂结构延续双叉臂设计,搭配空气悬挂与后轮转向系统,让车辆在城市掉头、地库行驶与极限越野中都能保持高稳定性与灵活性。
在动力系统方面,猛士M817搭载了全新自研的HD200增程平台,支持1300公里续航,最大功率505kW,最大扭矩848N·m。这一套系统针对整车尺寸与重量进行了适配标定。
安全性上,猛士M817也延续了军工血统与高强度配置,做到了全维安全。肋骨骨架结构、热成型钢车顶、可承受20吨顶压的防护标准,加上主动安全带、30秒保压气帘,让车辆能在极限翻滚、夹击撞击下保障车内人员生还空间。
猛士M817还成为中国科考队唐古拉山和阿尔金山无人区实地穿越任务的指定用车。参与测试的队员反馈,除了通过性和可靠性,他们最惊讶的部分是“这车开起来意外地舒适”。
这套“铁血猛士+满血华为”的组合,不仅是他们应对智能化下半场的答案。也是基于越野基因和技术根底的一次破圈。从人到技术,从乘用到极限,猛士正重新定义越野车的情绪价值与实用价值。
如果说猛士917强调的是“技术定义产品”,猛士M817的思路更偏向“场景定义产品”。
“以前越野车太强调通过性,忽略了日常体验。”曹东杰说,“我们这次做了很多平衡。”
在猛士M817的定义里,“越野”必须能在生活中使用。车长限制在5.1米,车高控制在1.9米以下,方便进入城市地库;车宽尽量收紧,不再像猛士917那样“横着压马路”。
在女性用户体验方面,猛士也做了大量改进。“我们很多女性用户也会选择开这台车,所以整体内饰布局、辅助驾驶、车内逻辑都非常人性化。” 不再是传统硬派越野那种“男人专属”的工具形象,猛士M817正通过技术与理念的革新,让越野变成一种可分享的生活方式。
“可城”,代表它具备更强的城市使用适配性。地库尺寸兼容、驾驶感轻松、女性用户使用门槛低,后排可放倒拼床,形成2.1米纯平空间,能兼容家庭短途出行与户外休息需求。
“可野”,意味着它保留了越野的关键指标,包括全时四驱、高通过性底盘结构、专业级脱困能力、安全架构与冗余设计。
“可远方”则是一种延展边界的能力。1300公里综合续航、9L油耗、3kW高压风扇确保散热和长距离行驶稳定性,以及自驾系统带来的长途驾驶轻负担。
在曹东杰看来,猛士M817不是猛士917的后继者,而是品牌进入新阶段的“切换点”。“我们想找一个方式,把越野从信仰变成一种‘可选项’。不是降低它的能力,而是把它变成更多人生活中的一部分。”
在这个“卷爆”的汽车行业,猛士用自己的节奏深挖小众、高筑门槛,构建起一个融合军工血统、东风技术、华为智能的越野新物种。
猛士M817所代表的,是一种能在智能化时代讲“硬核故事”的能力——它证明了一件事:在主流洪流之外,还可以有高价值的差异化表达,还有值得打磨的细分市场。
“我们的目标,是做到中国最好的智能越野车。”曹东杰说。
猛士的技术栈在落地,理念也在清晰,一个全新的智能越野品类正在成型。它没有急于追赶市场节奏,而是在东风这艘航母的长期架构下,慢慢走出自己的节奏。
未来还需要时间去验证,但起码从猛士M817开始,这条路,已经有人真正在走了。
本文链接:https://www.qilinauto.com/article/45/44589.html